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滇越鐵路行特寫:周美珍的火車

2005年11月18日 14:11

  中新社昆明十一月十七日電 題:滇越鐵路行特寫:周美珍的火車

              中新社記者 王林

  其實,我們并沒有見到苗族女子周美珍。在滇越鐵路著名的“人字橋”下,美珍的故事由她父親娓娓道來。

  頂著南中國正午的烈日,由三十余名中法記者組成的采訪團近日來到云南屏邊苗族自治縣北灣壙鄉。為迅速下降地形高差,九十多年前建成并至今仍在使用的滇越米軌鐵路在此形成一個近三百六十度的巨大回旋。一座由法國女工程師鮑爾•波丁設計,一九0七年三月動工、一九0八年十二月竣工的鋼鐵橋梁,凌空飛架在這里兩座近乎垂直的山體峭壁間。

  多年前,周美珍帶著愛情與夢想,乘坐一列小火車離開屏邊,遠嫁他鄉。“那是一九九七年冬天。”一個到這里幫人做家具的江蘇小伙子帶走了周美珍,那年姑娘二十二歲。周美珍的父親,今年七十歲的周永安當時很不安,他不知道在遠方,等待女兒的會是什么。于是,他帶著老伴楊正芬不顧一切追了過去。結果,在長江出海口富庶的江蘇南通,他們在女兒女婿的新家居住了半個多月,默認了這段姻緣。“只要一個愛一個,也不管那個小木匠是不是苗族人了。”周說,“何況,那里比我們這兒好多了。”

  年輕聰慧的周美珍很快適應了南通的生活。五年后,美珍和她姑爺帶著四歲的兒子回來了。“美珍的口音變了,穿的就像一個城里人。”但是她還是像原來那樣親近她的家鄉。“回來十多天,在家一天也閑不住。整天帶著兒子在山里跑,小外孫也高興得很。”

  也許是炙熱的天氣,也許是強烈的陽光。周永安用布滿老繭和泥土的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在看似隨意間拭去自己眼角的淚水。老人說,自己想美珍,想外孫。“四年多不見了,明年一定要讓他們回來過春節。”

  當日,老人在指揮一輛挖掘機,平整山腳下一塊大約四百多平方米的土地,他準備和不久前成親的美珍的弟弟在新地方建蓋一所新房子。“因為這里修通了公路,以后出門更方便。”老人說,家里錢基本夠了,鄉親們也很幫忙。如果順利,明年春節就可以搬家。

  周的侄女周美芬說起堂妹周美珍,一臉的自豪。她說,過去方圓幾里的人都知道妹妹漂亮、心高,她嫁走后,讓不少悄悄愛她的男子傷心好久。“不過,美珍現在可是村里最好過的女人。上次她回來臉也白,人也胖,大家都快認不得了。”

  山腳邊,南溪河清澈的河水靜靜流淌。在高天流云映襯下,仰望與埃菲爾鐵塔同一時代的人字橋,讓人目眩神迷。從水面到人字橋高差只有一百多米,但從水邊沿著陡峭的山坡登上一側山腰的隧洞,卻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踏上跨度有六十七米,被世界橋梁史稱作無與倫比的杰出與天才之作的人字橋,不禁感慨萬千。站在橋邊俯瞰大地,山谷中的南溪河顯得蜿蜒纖細,整座橋像一把打開的剪刀,輕盈而堅固地站在兩山之間。

  怎樣讓一座山與另一座山接軌?答案是“人”。(完)

 
編輯:邱觀史】
  相關專題:中法記者聯合重走滇越鐵路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