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日本人其實不懂中國人

2005年10月21日 14:45

  (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1972年,田中角榮為了恢復中日兩國邦交而訪華。他見到周恩來時說:“若這次談判一無所得,我們在下次大選時就慘了。你們倒輕松。”這句話顯示日本政壇上的一位風云人物怎么看中國政治。

  當然這個結論有失公平。吉登斯(A.Giddens)指出過,一個國家無論采取任何政體,只要它是國家機構和人民互動關系很密切的現代國家,國家機構都得努力實現人民的意愿。這一點,中國也不例外。而日本政客往往認識不夠深刻或簡直忽略的,也是這一點。

  進入21世紀后,看到中國民眾對日本的憤怒如此激烈時,日本人很容易陷入兩個誤區。

  認識中國的兩個誤區

  其一是本質化。犯這種錯誤的日本人,拿“日本文化的優良傳統”來辯護自己的健忘,也批判中國人“記仇”的毛病。例如:“日本人認為人死后都成佛,所以一向尊敬死者。不管他是戰犯還是罪犯,死了都要平等對待,才沒中國人那么小心眼。”

  可是,以文化的相對性為理由來拒絕對話,這種態度只是一種思考的停止,理智的怠工,甚至是卑鄙的逃避。再說,事實說明,這種說法是根本站不住的。90年代日本山口縣萩市,欲與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卻遭到對方拒絕。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30%以上的會津若松市民不愿意與山口縣人友好交往。

  那是1868年長州藩(今山口縣)作為“官軍”進攻會津藩(今福島縣),殘殺士兵后還不許埋葬,火燒民居,奸污婦女,搶奪財物的緣故。都快130年了,三成以上的會津若松人尚未忘記這仇恨,莫非他們是中國人?

  其二是官本位思維。

  小泉不顧中方的嚴重交涉反復參拜靖國神社,日方高層人物還妄言不斷。這幾年中國高層人物都不愿與日方高層交談,甚至今年5月吳儀在訪問日本時打破外交慣例突然提前回國,都是迫不得已的。

  經濟建設才是中國目前的核心任務,其條件之一是睦鄰友好。毋庸置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主旋律是中日友好。遺憾的是,有不少日本政客不大注意這些事實,仍認為中國反日潮的主要原因,是愛國主義教育。那是跟他們分析政治過程的思維方式有關,即:主導權總在“官”方,“民”只是沉默的客體。

  要正面對待中國民憤

  這是一種愚民思想。所以他們的結論是:只要讓中國官方回到“未來志向”的道路上,一切問題就能解決了。他們有意愿找中國領導人談,卻沒派一個官員去中國通過大眾媒體向中國民眾解釋過,這也不足為怪。

  我們該注意美國開始進攻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后,不斷派高層官員到半島電視臺等西亞媒體,用電視節目的形式向當地民眾解釋美國的中東政策和行為。美國的這種做法顯然與日本大不一樣。

  由于小泉在本月17日的第五次參拜,是在明年辭職之前,中日關系大概不可能有多少進展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未來志向”,是考慮怎樣推進“后小泉時代”的中日對話交流,其前提是:我們日本人應該承認兩個事實。

  第一,中國人也是人,一樣有喜怒哀樂,追求安居樂業。他們絕不是什么文化上的“另類”。也就是說,中國人對日本感到的憤怒是來自人性的,我們對此應該虛心地反省。

  第二,中國政治不是什么上情下達的“一言堂”。中國國家的主人是老百姓,日本官方應該正面對待中國的民憤。

  (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作者:田島英一;作者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綜合政策系副教授;內容有刪節)

 
編輯:張明】
  相關專題:小泉參拜靖國神社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