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今天在《經濟日報》撰文強調,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前提、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袁貴仁指出,要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統籌城鄉教育、區域教育發展的力度,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發展,加強城市薄弱學校建設,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學校之間的差距,有效解決擇校問題、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切實實現教育的起點公平。要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充分調動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提高農村邊遠地區教育質量,努力實現教育的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要高度關注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問題和進城務工農民子女上學問題,使他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堅決糾正教育領域亂收費現象,切實減輕群眾的教育負擔,維護教育事業的良好形象,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作出貢獻。
袁貴仁說,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實現科學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投入力度,推進人力資源能力建設,使每一個適齡青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使每一個人都能不斷獲得新知、增長才干,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從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