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續征機場建設費引發質疑 300億元是否專款專用?

2006年11月07日 10:28

    “考慮到中國現階段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很大,機場建設費近期不會取消。”民航總局近日在其官方網站上明確表態。 中新社發 魯谷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11月7日電  “考慮到中國現階段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很大,機場建設費近期不會取消。”民航總局近日在其官方網站上明確表態。

  今日出版的《中國經濟時報》載文指出,機場建設費的繼續征收引起了兩大質疑:機場建設費的收取是否“根正苗紅”?此外,截至今年,中國民航業供收繳機場建設費累計超過300億,這么一大筆費用是否做到了專款專用?

  根正苗紅?

  “無論從機場的密度、基礎設施水平,還是旅客、貨郵吞吐量上,乃至飛機起降架次上,中國的機場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近年來一些機場超負荷運行,機場設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機場建設仍然需要大力投入,機場管理建設費將是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民航總局有關官員如此解釋繼續征收機場建設費的理由。

  同時,民航總局還義正嚴辭地強調,征收機場建設費是國際上籌集機場建設和補貼資金的普遍做法。機場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投資大、周期長、收益低,決定了政府必須承擔機場建設的主導作用。世界各國普遍將機場定位為非贏利的公共品。公共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決定了公共品的提供必須由政府出面。既然是政府負責機場的建設,就需要通過征收費的方式來籌集建設資金。

  文章指出,但也有觀點認為,從有關反壟斷的規范性文件及國外立法來看,向乘客收取機場建設費,實質是行政機關設立行政性公司,權力與利益的變相結合,以政代企。此外,也曾經有媒體就此公布過四大困惑:一是不明不白,二是強加于人,三是去向不明,四是鐵打不動,并指出,機場建設費的征收支配具有明顯的壟斷性、強制性、不公開性,即“霸王條款”的種種特征。

  專款專用?

  據統計,1992年至2005年期間,中國民用機場數量由100個增至142個,而機場建設費從最初的每人收取15元,到現在的國內航班每人50元,國際航班每人90元,國內支線航班每人10元。截至今年,中國民航業供收繳機場建設費累計超過300億元。這么一大筆費用都去了何方,做了什么用途呢?

  對此,民航總局的回答是,主要用于解決東部地區的疏堵問題,以及西部地區機場飛行區和安全類項目建設。據介紹,機場建設費嚴格執行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而2004年9月份改革機場建設費征收方式后,民航總局與財政部聯合發出通知,明確機場建設費收入全額繳入中央金庫。財政部根據民航總局提供的各地方機場的旅客載運量統計信息以及機場建設費實際入庫情況,按照一定的比例將機場建設費返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專項用于地方機場建設和經營補貼,其余部分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用于支持機場建設。

  文章指出,按照民航總局的說法,機場建設費是專用于機場建設的,可是,不久前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發布2006年中期業績公告稱:6月30日前,首都機場在3項航空性業務之外,“還收入10.67億元的機場建設費。根據財政部及民航總局的規定,首都機場需代表民航總局向每位離京旅客收取機場建設費,國內旅客為50元,國際旅客為70元,之后所有收入的50%由民航總局返回首都機場作為其收入。”

  收取的機場建設費既然是專款專用,為何是民航總局與機場各拿50%?而且給機場的部分還是作為機場的收入,還不一定是用作機場建設。另外,即使是按民航總局自己所說的機場建設費征收方式,也應該是由財政部門來統一分配規劃,為何是由民航總局自己收自己分,這多少讓人懷疑其中會有暗箱操作。(祝慧)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